欢迎来到东莞城市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党建创优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党史学习教育 | 第二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专题辅导第二节—— 区淦波老师讲授“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
作者:学生干部 编辑:邓颖怡 审核:初审 刘鹤鹤;复审 万文双;终审 张兰   浏览次数:1317  发布时间:2021-04-21 16:04:11

2021年420日下午1300,金融与贸易学院学生党支部在7C301开展了金融与贸易学院第二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参与人员有学生党支部书记刘鹤鹤,马克思主义学院区淦波老师以及全体入党积极分子。本次讲座由金融与贸易学院学生党支部办公室干事叶嘉宝主持。

区淦波老师表示,中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啃下了“贫穷”这块“硬骨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历史壮举,越来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社会主义为什么能有这种优越性,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笃定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讲座侧重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成为科学。区淦波老师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推断出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空想,是由于受时代条件特别是无产阶级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存在着许多片面性不成熟性。区淦波老师从哲学的角度剖析出空想社会主义中实然现实与应然理想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并由此引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出世。马克思主义结合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有一个社会现实条件作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区淦波老师表示,俄国的社会生产力并没有高度发展,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理论上突破马恩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认识,也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在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下进行积极探索,但最终因集中过多、管的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等多种因素而解体。但是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中国共产党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出特色成果。区淦波老师链接苏联解体后的中国国情,说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随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推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巧妙的将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机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基本国情的又一次结合。最后,区淦波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通过本次讲座,入党积极分子们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中国特色化的具体过程,学会了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增加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扩宽了分析问题的视野,增强了作为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