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
目 录
(2)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II、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V、Key Projects for Implementation
“十三五”时期,金融与贸易学院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重视平台建设,深度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气,不断激发学院发展活力,学院在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学院坚持“做优国贸电商、做强金融保险、优化专业能力、强化校企合作”的方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坚定质量第一的信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主导,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提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创建专业品牌与特色。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十三五”期间,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30人、硕士59人、助教22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7人。初步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学术梯队和研究团队。
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坚持以德育人,深化爱国教育、劳动教育、伦理教育“三大教育”。坚持常年开展秩序礼仪、文明宿舍、学生整洁“三大竞赛”,全校学生人人参加。对活动开展情况每天检查、每周评比、每月上报、每学期排名,做到“制度管理、量化考核”,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细化到日常生活之中。以“三大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品行教育,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学院着力强化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三方育人”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课堂教学管理,推进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强化对学生学业学习、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渗透。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成立学生发展中心,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职业生涯、心理健康、困难资助等提供专业指导与服务。构建“全天候、四深入、多渠道”师生交流沟通机制,坚持“五深入”(深入教室、宿舍、食堂、网络、学生活动现场)制度,及时了解、指导、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多渠道增进师生交流。
金融、国贸、电商、保险专业都是实操性非常强的学科。学院非常重视各类实践竞赛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例如,第五届东方财富杯股票投资精英赛(全国性质),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0个,在东莞高校中名列第一。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举办的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全国性质),我院获得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1个,个人三等奖1个。此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2019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新三板价值投资分析大赛,我院学生也积极参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实验室平台建设初步搭建
金融与贸易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金融保险综合实验室、金融综合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可开设实训项目保险综合实训、财险业务营销、财险核保核赔、证券投资实训、外汇投资实训、期货投资实训、银行综合业务实训、银行信贷实训、理财规划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报关报检、进出口单证、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商务礼仪及商务谈判、跨境电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创业训练、电商供应链、商务谈判等。
金融与贸易学院实训室目前拥有北部湾财险公司操作系统、国泰安虚拟交易所软件、国泰安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教育软件、金融投资实战软件、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软件、金融理财规划系统、报关实训基地教学软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实训平台、外贸单证教学系统、网络营销软件、大学生网上创业软件等多种专业教学软件,并配备一流的多媒体教学设施。金融与贸易学院还成立了金融超市、保险沙龙、绿色贸易俱乐部,对学生进行实战教学。
各个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如下:
金融保险综合实验室位于法商楼5B114,总面积10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名学生进行实训教学。主要面向保险专业学生,利用北部湾财险公司操作系统及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财险公司运营管理的操作技能与技巧,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金融综合实验室是金融与贸易学院金融学专业综合实验室,位于法商楼5B410/412,总面积约22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20人上课。主要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为经管类其他课程的校内实践提供教学服务。
金融模拟实验室(模拟银行)位于法商楼5B408,主要面向金融学类相关专业学生,利用银行模拟实训软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操作技能与技巧。
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实验室位于法商楼5B407/409,总面积达1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6名学生进行实训教学。主要面向国贸、电商、金融等相关专业学生,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技能与技巧,为将来参加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实训室位于法商楼5B113,总面积为10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名学生进行实训教学。主要面向金融与贸易学院电商、国贸等相关专业学生,利用电子商务模拟实训软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实操技能与技巧,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十三五”时期,金融与贸易学院大事记
2014年确教学改革迈出大步伐,制定了《2015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年成功申报了电子商务专业,从2016年开始招生。教师申报省级、地市级科研项目有重大突破。共成功申报8项。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东莞分公司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班协议。金融学专业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
2016年申报了投资学专业,和东莞最大的证券公司——东莞证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2017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赵书山教授兼任金贸系党总支书记。成立了金融与贸易系团委。
2018年金融与贸易系改名为金融与贸易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党总支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生党支部荣获广东省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荣誉称号。
2019年赖忠孝教授任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金融与贸易学院党总支连续两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电子商务专业顺利通过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2020年张兰副教授任金融与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2020年2月中下旬,金贸学院全体师生在我院党总支的引领下支援红安的抗疫行动,被广东省教育厅、东莞日报、东莞阳光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面的突出成就,学院党总支被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金融与贸易学院被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授予“跨境电商优质人才培育基地”,赖忠孝院长被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授予“跨境电商人才培育领军人物”称号。2020年11月,我校当选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单位”,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赖忠孝教授当选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学院学生党支部获省级“党建工作标杆支部”立项。投资学专业顺利通过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金融与贸易学院现有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互联网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等六个本科专业,设有六个专业教研室,新增了服务全校的创业实训教研室。开设了北部湾财产保险公司订单班和金融分析师(CFA)创新实验班。
金融学专业是为数不多的广东高校开设的专业,2015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2020年获批广东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专业。本专业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数据化思维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国内一流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突出“金融+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联合高顿教育集团创立金融学创新班、开设金融学国际特色班;依托互联网+专业竞赛,培养复合型、实战型金融人才。
保险学专业是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专业。突出复合型保险人才培养,在全国独立院校保险专业排名第3位、广东省第1位、在近三年艾瑞咨询网评选中荣获华南区第一名,学生就业率100%;深层次校行企合作育人,与北部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学生,实施“双带头人”制,注重“双师双能型”,以行业学会为纽带打造多维立体式合作育人平台;专创融合,协同育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契合,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表现突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是广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专业是学校级特色专业。
金融与贸易学院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德明财金大学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每年选派多名学生进行交流访问、课程学习以及攻读研究生。
金融与贸易学院与各个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已与中国平安、阿里巴巴国际站、东莞证券、北部湾财险、洛克资本、鼎盛集团、百达连新、新思维市场研究等二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拓宽了办学渠道,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设立北部湾财产保险订单班,试点校企合作深水区。2020年是北部湾财产保险校企合作培养班的第三年,项目进展顺利,教学效果良好,社会反响积极。我院还隆重举行了优秀学生、优秀团队的颁奖典礼,提高了学校合作办学的知名度。
开设CFA考证班,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CFA (The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于1963年开始设立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书考试。考试每年举办两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之一,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称号。我院按照国内金融行业对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开设CFA考证班,满足了大湾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满足了学生对于个性化金融教学的需要。
我院的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不足,主要包括:
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科研工作引导和强调不够,导致职称晋升进度较慢。
与企业界联络不足,对企业界人才培养的需求把握还不够到位,更新不够及时。与企业的合作还不够深入,校外毕业实习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还不充分。
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师资队伍专业性还不够。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正式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融合创新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建设,教育要先行。
大湾区建设为学生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三点:一是对学生的多校园学习非常有意义,学生跨校学习、跨校学分互认更具可行性。二是通过湾区的建设,政府有更多投入,最终受惠的还是学生。比如说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学生各方面的环境改善,有经费吸引更多优良的师资为学生上课,学生的受益是全方位的。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在这里找到工作或者通过创新创业发挥个人才能、成就梦想,这是湾区发展战略为学生带来的最重要的实惠。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金融与贸易学院未来的发展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了湾区高校水平的快速提高,对金贸学院的发展来说不进则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学院的人才培养必须跟上这个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然提振东莞经济,对金融、外贸、电商的人才数量需求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对学院的规模提出了新的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多所高职学校升应用型本科职业大学对民办应用型高校的冲击。
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有序扩大办学规模,着力提高办学质量,把金贸学院建成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专业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学院。
党建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把党支部的建设融入学院发展大局和教育教学工作,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推进支部工作职能转变,创出党建工作特色亮点。顺利完成学生党支部国家样板支部的建设工作,争创省级双创党总支。引领和激励广大师生党员在服务学院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成才中发挥作用,彰显基层党支部活力,服务学院创新性、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办学质量
推行“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5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在获取毕业证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较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专业建设
以东莞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依据,围绕国家“互联网+”等行动计划,及时跟踪广东省和东莞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需求的变化,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规划,灵活调整和新增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数字经济专业体系。
优先建设省级一流专业金融学专业和保险学专业;重点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新增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新增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形成专业高地;调整和改造互联网金融专业和投资学专业。争取电子商务专业由校级特色专业升格为省级特色专业。
完成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国际商科专业认证工作。
课程建设
以省一流(金融学、保险学)、省重点(金融学)、省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综合改革试点(保险学)专业为重点,着力课程建设。依据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从业资格标准,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修订课程标准,联合行业企业,按照“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类型精选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适应专业课程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知识构建的针对性、能力培养的应用性、质量评价的社会性、教学内容的前瞻性。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从业资格证书对接。
完善省级在线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和在线课程《国际货物贸易实务》,做好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际金融》。新增3门省级在线课程、10门校级在线课程、1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教研科研
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大教研科研支持力度,促进教研科研提升水平,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到2025年,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研、科研梯队;教研、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以支撑专业课程建设。
组建“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分设“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保险精算研究中心”、“服务贸易研究中心”。
师资建设
到2025年,专任教师总数计划达到120人,其中硕士学位教师达110人,博士学位教师达到45人,中级职称以上将超过10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超过60人,正高级职称超过30人。此外,“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到80%。完成省级教学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项目验收,培育省级教学名师1人以上,省级教学团队1-2支(金融学、保险学)。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重点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自建与企业捐助共建形式,夯实校企合作,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现有的校内实验实训室,调整建设1个金融类综合实验室,新建1个金融科技实验室;新建1个保险综合实验室;新建4间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直播室;强化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建20个校外实训基地,力争1-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立项。
筹备并设立跨境电商专业、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
完成第一批金融学,第二批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第三批投资学、互联网金融专业国际商科专业认证
建设一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
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强化学生实践教学,提升职业技术能力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四、主要措施 Major Measures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大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依据,及时跟踪东莞市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新增专业。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在经费投入、设备及人员配备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使其成为学院特色专业或省级重点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OBE为目标导向,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校企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探索、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抓住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重点,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学生至少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完善课程体系设计。依据“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学做合一”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中,并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邀请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实践教学环节,编写实践教学大纲,设计并完善各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实践教学条件。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经费投入,加强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确保实训基地条件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规划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保障校外实训基地运行良好。
加强教学运行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检查、教学规范、教学事故处理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教学检查,确保教学秩序稳定有序。认真落实和严格规范每一个教学环节,杜绝重大教学事故。严格规范各类考试,加强课程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材管理、成绩管理和学籍管理。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教学评价创新、科目外审,完善专门的质量监控、督导、督查工作机构,健全由教师、学生、专家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工作作风建设活动,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使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上规范、上效率、上水平。
建设博学善教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积极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激励教师投身教改、与时俱进、创新工作,切实承担起学院教育教学事业改革发展的重任。
提高“双师素质”教师能力。定期选送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注重从行业企业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认真落实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主持(或主要参与)院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建设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发挥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和教研科研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提升专业带头人在本专业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完善教学团队合作机制,以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师梯队的结构模式,支撑重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骨干教师投身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实践,配合专业带头人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拓展青年教师空间。坚持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开展以教学基本功、专业实践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多渠道、宽领域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更快地成为专业骨干教师;通过教学竞赛、学历进修、企业锻炼、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拓展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空间,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优化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策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专业技能实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切实抓好招生工作。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办学能力,合理确定每年的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制定科学的学院招生工作方案,规范招生行为。做细致的咨询解释工作,提高考生和家长对学院的认知度、认同度,逐年提高新生录取率、报到率和生源质量。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坚持“就业导向”。全面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举办各类就业创业指导讲座,促进学生对就业创业政策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按年级、分阶段实施全过程的就业创业指导,学院辅导员、班主任、所有任课老师全员负责参与学生就业工作,整合所有资源,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注:2022年7月我院由金融与贸易学院更名为数字经济学院,2024年3月原数字经济学院更名为会计与金融学院,学院“十四五”规划于2022年3月制定,因此仍使用金融与贸易学院名称。